UCB加州伯克利教授硬钢985双一流!国际教育趋分析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毅,接连发声炮轰电子科技大学,甚至奉劝国内优秀的学子,选择心仪的大学的时候,也引以为鉴,一时掀起热议。
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所带博士生盲审挂了而惨遭清退,无法拿到博士学位,而且没有机会延毕和二次答辩了。加州伯克利
优秀的学生,却因为盲审被卡在学术大门外,这也让不少网友,吵的不可开交。
博导发声直指成电:不尊重人才?事情起源于马毅发的一条微博。
微博中,马毅表示,自己带了一个来美国访学的成电的博士生,这名学生科研能力非常优秀,原本预计9月毕业,却因外审有意见(完全是误会和格式等小问题)等原因说错过校内学位评审时间,被通知无法再拿到博士学位。
其曾和学校多次交涉,但学校表示没有办法判断该学生是否符合博士资格,本来马毅给该学生留了在伯克利做博士后的offer。由于他无法在电子科大拿到博士,所以没办法只能到别处继续读博,并且自己会继续带,但马毅对成电这种「不尊重人才」的做法表示惋惜。
随后马毅表示,从今以后我应该不会与这个死板官僚不尊重人才的学校有任何瓜葛。当然奉劝国内优秀的学子,选择心仪的大学的时候,也引以为鉴。
这些话引起了不小争议,一方面,有知乎网友指出: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正常应该是3月底交盲审论文,论文盲审没问题就5月答辩,6月毕业,有问题就修改6个月,9月参加答辩。可马毅带的学生9月份毕业4月才提交论文,还卡在博士最后一年,过不了就清退的时候。
此时偏偏盲审出了问题,那根据修改规则,只能对其进行清退,属于马毅教授自己没有把好学生的论文关,怪不得学校。
但也有人表示,规章制度有时候并不一定正确,这种规章制度在现实中往往对学生是不利的,希望马毅教授的控诉能促进反思和进步。
随着舆论愈演愈烈,7月2日,马毅再次发微博表示,有人为成电洗地,不愿与这个学校再有任何瓜葛,再浪费任何时间精力。任何人再胡搅蛮缠,一律拉黑。
7月8日,马毅再次发微博表示,成都某大学因为官僚体制不给授予博士学位的同学成功拿到香港科大博士录取通知。在此祝贺!原本九月应该毕业的他,变成九月入驻新的大学。这一出一入,对人才尊重与否,不言而喻。再次暗指成电「不尊重人才」。
至此,随着该学生在香港科大拿到新的博士录取,事情告一段落,可背后突显的论文盲审问题,却更值得我们反思。
盲审就像“彩票抽奖” 别太自信
在该事件的舆论讨论中,有不少人指出,马毅教授因为所带博士生优秀,所以前期就认为其盲审一定没问题,可偏偏盲审挂了,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对待盲审一定要留足时间,别太自信...
早前,就有读者给我们分享自己的经历:硕士被授予学位后,却被告知「你盲审挂了,恐怕要延毕」。
该读者是上海某高校研三专硕,研二时在上海某研究院进行联合培养,论文也是以此项目为背景。他的学校每年会有两次答辩毕业机会,第一次一般在1月-3月之间,第二次在5-6月之间。他因为在研三下学期有机会留校工作了,所以想着早点毕业可以早点转正,故申请第一批答辩。
后面他参加答辩后顺利通过,论文没有被提出较大的修改意见。可谁知道在3月中旬,有老师给他发微信表示他盲审挂了,58分,不建议答辩。
当时读者整个人都懵了,给导师打电话告知盲审结果后导师也懵了,因为给的意见没有太大参考价值,所以读者怀疑专家根本就没有看完全文。最后该导师带着读者准备了一堆材料去和学院学术分委会汇报准备申诉,学校同意后,他和导师就去研究生院二次送审,导师表示,一定要规避这个所谓的专家,然后又更改了送审关键词。至此,所有申诉过程结束,接下来就是漫长而煎熬的等待。
在这期间,读者回到学院,院长就找了读者谈话,很委婉的表达了不能毕业就不能留校了,读者一夜无眠,感觉自己计划好的路一下子被打断了,甚至不敢告诉家人自己可能要延毕。
就这样,经过漫长的煎熬和等待,二次盲审通过了!读者顺利毕业。毕业前夕,读者表示自己去买了彩票,盲审如此不负责的专家被他碰到了,二次送盲通过了,想必运气会很好吧…
同时,读者也表示,希望硕博生们一定好好对待自己的毕业论文,如果盲审真的出问题一定要记得申诉,太折腾人了。
而越来越多的硕博生也表示,自己也经历过自信以为盲审一定过,结果却挂了的情况,有时候真是欲哭无泪。
而近几年,在翟天临事件发生后,论文抽检越来越频繁,盲审也越加严苛。
盲审的本意是把关研究生质量,拒绝“水货”研究生,可这不意味着盲审制度就一定没有漏洞。
就像上文提到的申诉后的二次盲审因为换了专家而由不通过转为通过一样,盲审如何挑选专家?由谁来挑选专家?专家的人品怎样?这些都太主观,而一票否决制度又将研究生一锤定音,这似乎不太合理。
归根结底,一方面,我们不能在面对盲审时太过自信,一定要给自己留足时间来应付变数。
另一方面,盲审制度的不合理环节,也应当有一定的改善,毕竟是一票决定别人前途的事,自当更慎重和严谨些。
UCB加州伯克利教授硬钢985双一流!国际教育趋分析
真正顶尖的世界名校能有多牛?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真实“段子”:在伯克利,教授如果想获得免费停车权,还得去拿一个诺贝尔奖——这大概是该校获得诺奖的职工最令人羡慕的特权了。
2021年10月公布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中,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化学奖的4位科学家中有3位都有加州伯克利的背景;而在上一年,该校也走出了两位诺奖得主。
这强大的学术成就,着实惊艳了全球。曾有榜单统计过大学职工或校友的诺奖得主数量,加州伯克利以110名诺奖得主的数量位居全球前三,仅次于哈佛和剑桥。
这样厉害的顶级名校,会由什么样背景的校长来领导呢?
领英(LinkedIn)的创始人Reid Hoffman曾评价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第10任校长Nicholas B.Dirks:"极有远见和抱负。即使学校财务状况紧张,他也不安于现状,而是努力引领学校持续发展,切实提升学校在当地乃至全球的重要地位。"国际教育
跨学科、多样性、全球化
2012年,Nicholas B.Dirks(中文名:杜宁凯)被任命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第10任校长。作为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高等教育引领者,杜宁凯一直致力于和倡导无障碍的高质量本科教育、大学的全球化、跨学科教育以及教育的合作创新。
杜宁凯是卫斯理大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博。出任加州伯克利校长前,他曾任教于鼎鼎大名的加州理工学院和密歇根大学,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后出任哥大常务副校长,期间参与了在北京、巴黎等8个地区建立哥大全球中心,促进全球性及跨学科的研究,开展合作交换项目。
担任加州伯克利校长期间,杜宁凯非常重视提升本科生教育,他领导发起的本科生学术提升项目引起了学院之间前所未有的合作高潮。他也一如既往地重视合作,通过促成合作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比如促成了加州伯克利和旧金山分校合作建成创新基因组研究所,并推动两校和斯坦福大学合作建立陈•扎克伯格生物中心。在国际上,杜宁凯还带领加州伯克利和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建立了新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在他的领导下,加州伯克利分校在各学术领域都保持着出色的成绩和口碑。
“让学生了解世界太重要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向来是中国学生青睐有加的留学目的地之一,根据学校最新公布的数据,2021年秋季加州伯克利录取的新生中,中国学生总数达到了2895人(包含本科生1446人、研究生1431人、交换生18人),占新生总数的36.9%,规模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
前校长杜宁凯和中国教育的渊源也颇深。早在2004年,他就曾来过中国,此后,他作为学者、教育专家,也多次来华讲学、参与教育合作活动。在美国任教期间他教过很多中国学生,多次来华也同不少中国学生交流过,中美之间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曾给这位著名学者和教育家许多教育启发。
长期致力于在学术研究和教育管理上促进国际理解的杜宁凯曾表示“让学生了解世界太重要了”,这也是他在大学任教并管理多年来大力支持学生和教员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加州伯克利近年的国际生录取数据也可以看出,国际生源的数量一直在逐年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