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士顿大学研发新毒珠?but出入境传来好消息
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简称BU,创办于1839年,美国私立大学,其主校区位于波士顿市中心查尔斯河河畔,医学院校区则设在波士顿市区南边的长木医学区。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实验室的一项COVID-19研究发表后,引发了一场“混乱”。
BU的实验室这次的研究,据称是为了帮助对抗未来的流行病。
他们将omicron变种的刺突蛋白与2020年在华州发现的原始毒株结合在一起,对小鼠测试后发现,混合后的毒株对老鼠来说,比omicron更致命,但对比原始毒株来说,致命率更小。
仅感染BA.1 omicron变体的老鼠都有轻症,全部存活
感染最原始毒株的老鼠,致命率达到100%
感染omicron刺突蛋白+原始毒株结合体的老鼠出现重症,80%死亡
主导这项研究的,是波士顿大学的国家新兴传染病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一直在研究omicron变体和原始菌株,他们想了解具有高传染性的omicron是否在各种可能性下,都不会导致严重疾病。
于是,他们将omicron的刺突蛋白,附着在了原始毒株上。
应用到老鼠身上后,他们发现这种新版本的融合毒株,杀死了80%受感染的老鼠,但低于原始菌株100%的死亡率。
因此得出结论,omicron刺突蛋白本身,并不会导致病毒容易传播,而是其他蛋白质。
识别这些蛋白质,将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COVID。
然而,当他们在bioRxiv上发布这项研究的预印本后,却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争议。
不少媒体出版物的报道标题写道:
BU实验室创造了一种新“致命”COVID毒株,致死率高达80%。
Fox News头条新闻标题:
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声称在实验室中开发了新的、更致命的COVID菌株。
紧接着,参议员Roger Marshall和医学博士R-Kansas在推上表示,
这项研究必须立即停止!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AID)通过BU和生态健康联盟在人口稠密(波士顿)的地区赞助这项致命功能的病毒研究是不合理的!
随着争议越来越多,网上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BU大学忍无可忍发表了一项声明,指责媒体(特指每日邮报)通过虚假标题误导读者:
首先,这项研究不是功能获得性研究,这意味着它并没有让华盛顿州最先发现的原始毒株更加危险,事实上,这项研究降低了病毒复制的危险性。
研究是在实验室生物安全3级设施,生物安全柜以及密封房间内进行的。
这项研究得到了科学家和当地社区成员组成的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波士顿公共卫生委员会也批准了这项研究。
最终,这项研究将通过带来更好,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来帮助对抗未来的流行病,提供公共利益。美国波士顿大学
但是,这项研究,却让资助BU实验室的NIAID措手不及。发布的预印本似乎让NIAID感到意外,但上面却将NIAID列为这项研究的资助者之一。
NIAID官方回应称,波士顿大学团队没有事先明确表示他们会进行可能被误认为是功能获得性研究的实验。
不过,当研究人员从NIAID获得资助时,也不一定要让他们提前了解计划所做的所有事情。
重组新毒株Omi-S的综合致病性显著高于Omicron
研究人员在体外培养了ACE2/TMPRSS2/Caco-2细胞、Vero E6细胞(类似鼻内及其他易感染新冠病毒的细胞)和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肺泡2型上皮细胞(iAT2),分别用原始毒株WT、重组新毒株Omi-S、Omicron来感染这些细胞,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空斑试验监测病毒传播。
原始毒株WT和重组新毒株Omi-S在ACE2/TMPRSS2/Caco-2细胞中快速传播,感染24小时后(hpi)分别产生89%和80%的感染细胞。相比之下,Omicron的复制速度较慢,24 hpi时导致48%的细胞感染。在Vero E6细胞中也看到了类似的模式,在48 hpi时,分别有60%和41%的细胞对原始毒株WT和重组新毒株Omi-S呈阳性,而Omicron细胞只有10%呈阳性。
在ACE2/TMPRSS2/Caco-2细胞中,重组新毒株Omi-S在12 hpi和24 hpi时产生的病毒滴度分别是Omicron的5.1倍和5.5倍。同样,在Vero E6细胞中,重组新毒株Omi-S的传染性病毒滴度在24和48 hpi时分别比Omicron高17倍和11倍。重组新毒株Omi-S相对于Omicron更高的感染效率也体现在斑块大小上,原始毒株WT产生的斑块最大,而重组新毒株Omi-S斑块的大小是Omicron斑块的2倍。
iAT2细胞是肺远端的重要细胞群,是SARS-CoV-2感染的主要靶点之一。与从其他细胞系获得的结果一致,原始毒株WT产生了最高水平的传染性,而重组新毒株Omi-S在48 hpi时产生的病毒滴度是Omicron的左右5倍。
S蛋白致病性中作用不大
为了检验重组新毒株Omi-S是否比Omicron表现出更高的体内感染能力,研究者在K18-hACE2小鼠中研究了重组新毒株Omi-S相对于原始毒株WT和Omicron的感染结果。小鼠(12-20周龄)鼻内接种Omicron不会导致显著体重下降,而接种原始毒株WT病毒后体重迅速下降,所有动物在感染后8天(dpi)体重下降超过20%。重要的是,80%感染重组新毒株Omi-S的动物9 dpi时体重减少了20%以上。临床评分的评估(体重减轻、呼吸异常、外观异常、反应能力降低和行为改变)也揭示了类似的模式,感染omicron的小鼠几乎没有临床疾病的迹象,而感染原始毒株WT和重组新毒株Omi-S的小鼠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前者造成了更严重的疾病。
由于SARS-CoV-2在K18-hACE2小鼠中会导致致命性的感染,研究者比较了动物的存活率。与体重减轻和临床得分的结果一致,原始毒株WT和重组新毒株Omi-S分别导致了100%(6/6)和80%(8/10)的死亡率。相比之下,所有受Omicron感染的动物都存活了下来。这些发现表明,S蛋白并不是Omicron在K18-hACE2小鼠的致病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这一部分结果似乎表明:重组新毒株Omi-S变成了致死率80%的毒株!但由于使用这种小鼠本身就比较娇嫩,连早已被真实世界淘汰的原始毒株WT都打出了致死率100%的战绩。实际上,原始毒株WT在国内流行阶段的致死率远远没有这么高。
同样检测小鼠的肺部可以发现,在感染原始毒株WT病毒的小鼠肺泡中检测到弥漫性免疫反应性。相比之下,重组新毒株Omi-S和Omicron感染只产生了肺泡的局部病灶,并且Omicron感染的病灶比重组新毒株Omi-S少,最显著的表型见于细支气管上皮。
重组新毒株Omi-S具有和Omicron相媲美的免疫逃逸能力
研究者使用两针疫苗接种者的血清中和上述三类毒株,所有血清中Omicron的中和率均较低,在最高测试浓度下,约80%的样品不能完全中和Omicron。值得注意的是,重组新毒株Omi-S表现出与Omicron相同的ND50值(比WA1低11.5倍),表明将Omicron S蛋白整合到原始毒株WT时,其免疫逃逸能力与Omicron相同。美国疫情
那么真相是?
总的来说,这个研究是想说明Omicrons蛋白对毒性影响不大。这个重组毒株传染力和致死率都在原始毒株和Omicron之间,本来也就是2种病毒株的组合,这个结果也算是意料之中。但该病毒同时还有Omicron的免疫逃逸能力,算是加强版本的Omicron。似乎将免疫逃逸能力强、传染能力强的病毒和致死率高的病毒重组的确会的得到一些更变态的版本。
对病毒进行组装操作,其实很常见。世界顶尖病毒学家Yoshihiro Kawaoka最出名的是试图再次创造出导致1918年大流感的H1N1家族,也是有记录的最致命流感病毒,使用的方法正是“拆开病毒以重新组装它们”。尽管这一病毒再造非常危险,Kawaoka博士还是获得了2014年Popular Mechanics杂志颁发的“突破性进展奖”。即使对他再造1918年流感病毒的抗议不绝于耳,Kawaoka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及其团队同样对2009年H1N1病毒做了基因操作。病毒学家只是通过这些方法更彻底的了解病毒,然而往往在伦理上有着巨大的挑战。
美国波士顿大学研发新毒珠?but出入境传来好消息
总体来说,疫情常态化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全球新冠病毒的变异不断出现,但各国均已经放松边境限制,振兴经济。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的入境措施已经有了放宽的趋势,不仅是开启了多项签证的办理,连入境旅行也传来了好消息。
又一文件重磅宣布:即日起至2024年4月8日
同意天津、上海、海南、重庆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文中提及了国内四个城市:上海、天津、海南、重庆,
附件中显示,调整实施情况:允许在上海、重庆设立并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游业务。
对于重庆、天津和海南,放宽外商捐资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准入。
虽然文件中所指的是恢复的是“外商投资旅行社”,并没有直接说“恢复国际旅行”,很可能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外商投资以及拓宽出境游业务,
但也不难将其理解成为“铺垫”政策。
毕竟外商投资旅行社的最终目的是拉动旅游业,
相信与国际旅行直接相关的好消息也值得期待了!
这两个月以来,我们已经收到了不只这一个好消息。
中国计划对外国部分旅客
放宽入境规定
9月19日,中国文化旅游部会同外交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和移民局等部门研究起草了《边境旅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其中提出,双方旅游团队出入境的手续按边境旅游合作正式协议办理;双方旅游团队可以在边境旅游合作协议商定的范围内,灵活选择出入境口岸,并在《边境旅游团队名单表》内注明。
近几个月来,从恢复与一些国家之间的更多直航,到允许持有有效居留证的外国学生进入中国,
国内国际旅行的相关规定逐渐放宽。对国际入境者的检疫措施也有所减少。
国家智库中国旅游学院国际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劲松表示:“我认为跨境旅游业将恢复,但我无法预测具体是何时。”
“这取决于疫情的情况和病毒控制措施的效果,旅游部门无法决定。”
同时,香港放宽入境隔离的脚步仿佛开了二倍速,从0+7到0+3,现在更是开始呼吁0+0了!美国出入境
香港或将有望近期实现“0+0”
中国香港“0+3”政策指来港旅客无需酒店隔离,但三天内仍然不许进入餐厅、酒吧等指定场所。
该政策在9月底实施以来,希望吸引全球的人来港和支持香港旅游观光业。
港媒预测,香港特首李家超将在10月19日发表施政报告,有极大机会宣布回归常态,采取“0+0”措施。
据媒体报道,香港旅游业的本地生产总值(GDP)占比,由2018年的4.5%下降至2019年的3.6%。
2020年暴跌至0.4%。到访游客从2019年的5591万人次,到2020年下降到357万人次,2021年仅剩9.1万人次。
此次“0+3”政策,对香港旅游业来说,是期盼已久,政策宣布当天香港国泰航空网站瞬间无法访问。携程网上预订香港酒店的订单也比之前增加了35%。
“0+3”政策的公布,在当前的条件下对于所有的游客都是利好消息,香港政府目前在与中国内地商讨推动“逆隔离”,即选定香港一个地点完成隔离后,再以闭环方式进入深圳等地,但目前相关安排并未公布。
从八月到九月,再到如今的十月初,似乎每个月我们都在见证好消息。
国内的开放正在逐步进行,想要回国的华人也将有所期待。
尤其是旅游业的逐渐推动,无论是对于国内还是国外的小伙伴,政策的放宽无疑都让大家离“自由行”计划更近一步。
全球111国和地区取消所有新冠入境限制
200个国家和地区对完全接种者取消入境检测
昨天,根据旅游网站TravelOffPath的统计,截止2022年10月4日,全球共有111国或地区完全取消了新冠入境限制:
完全取消了新冠入境限制的标准如下:
入境前无需新冠检测
入境时或者入境后也无需新冠检测
不会因新冠而禁止任何一国的公民入境
不需要入境隔离
入境时不需要提供疫苗接种证明
这些国家的全名单和开放时间如下:
上述名单中,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未入选,因为虽然两地近来都大幅放松了入境控制,但都还需要入境检测和居家观察,还不满足需检测不隔离的标准。
另据Flytrippers网站统计,全球无任何新冠入境限制的国家和地区数量是104: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有几个主要的大国并没有完全开放,例如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国家,不过这几个主要的大国,美国、日本、巴西、印度等都只是需要入境前检测,都不需要隔离。
据Flytrippers网站统计,全球共222个国家和地区中,截止2022年8月4日,对完全接种了疫苗的加拿大人,有199个国家(包括加拿大就是200个国家了)不需要入境者检测和隔离,4个国家需要入境前抗原检测,4个国家需要入境前核酸检测,3个国家或地区需要检测和隔离,12个国家和地区则基本不开放。
开放的国家越来越多,限制越来越少,不开放的国家和地区应该是更少了,未来的趋势也必然是:全球终将有一天彻底走出新冠疫情。让我们满怀期待,静看春暖花开。